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Connor 火币app官网下载 2025-10-09 1 1851

【版权申明:本文为@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,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,违者必究!】

2021年春节档,改编自双雪涛同名短篇小说的奇幻动作大片《刺杀小说家》问世。影片以新奇的双世界设定、恢弘壮丽的特效奇观为核心卖点,斩获10.35亿票房,但剧作的平庸冗长、混乱脱节,却也引发不少争议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四年多之后,一部设定更狂野、世界观格局更庞大、特效规格和演员阵容也又有升级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加入国庆档,于10月1日公映。

但截至目前,影片在八天档期内票房仅收获不到3亿票房,预测最终票房仅为4亿左右,不到前作一半;同时,豆瓣评分也从开分时的6.5一路下跌至6.1,为国庆档新片最低,票房口碑双输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作为本档期内唯一站稳“国产特效大片”生态位的种子选手,《刺杀小说家2》固然能在观众的期待视野里受益于类型红利,但既要保质保量地呈现真幻交织的东方魔幻奇观,还要补上第一部的剧作短板,将这个复杂程度加倍的“双穿”故事讲明白……挑战也同样巨大。

而这部续集交出的答卷,虽有大量下了“硬工夫”的类型看点,也有不少天马行空的局部巧思,但整体却又特别断裂支离。《刺杀小说家》两部都是坏在剧本上,续集的野心比首部更大,但很可惜,毛病也更大。

展开全文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上部《刺杀小说家》的新颖之处,是设置了一对现实和虚拟相呼应、互文的“双世界”叙事。不过,无论是在原著还是首部电影中,“《弑神》世界能影响现实世界”的机制并不清晰,观众甚至可以做开放式解读,认为它并不存在——所谓小说中赤发鬼和小说外反派资本家李沐(于和伟 饰)感受同频的设定,也完全可以解释为后者做坏事心虚的心理作用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在这个大前提下,固然会有观众认为影片的双世界对照较为牵强生硬,但因为小说和现实间似有关联、但又若即若离的“弱纠缠”本来就没被坐实,要说《刺杀小说家》有什么大的、硬性的逻辑漏洞,倒也不至于——这就是留白的好处。

而到了《刺杀小说家2》,影片的双世界关系更进一步,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被坐实,更狂野的“双穿”设定浮出水面:路空文作为作者,可以“穿书”进入小说世界中;而小说世界的角色,也可以“反穿书”进入现实世界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这样的设定,当然能够扩大叙事格局,强化戏剧冲突,为穿越式的错位奇观和笑料制造舞台。但与此同时,对于双世界的相互影响具体如何运作,电影也需要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,不能有那么多“想当然”的逻辑漏洞;同时,为了小说内外的角色影响对方世界的动机更充分,两个世界各自内部的故事线,也要说得通。

总之,更大更野的设定,对剧本创作能力的要求,也是上了一大层台阶,你得兜住了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没成想在两个方面,《刺杀小说家2》都是崩坏的。

影片有两条并行的主线故事。落魄小说家路空文(董子健 饰)誓要让新作《弑神2》大获成功,在精神重压之下,试图扭曲笔下角色的命运;小说世界里,再度苏醒的赤发鬼(邓超 饰)告知少年英雄空文(董子健 饰),有“神”掌控着这个世界的命运。空文通过“神器”看见了朋友悉数死去的未来影像,同意一起前去弑神。而掌管小说世界的神,当然就是现实世界里的作者路空文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书中角色预感到世界要被作者/神毁掉,于是先下手为强,穿到现实世界杀死小说家。其实《刺杀小说家2》,可以沿着这个比首部更“元小说”的基础设定,借由虚构角色意识觉醒、小说作者/“神”权柄面临挑战的冲突对抗,进行更为深刻的哲学叩问。

但很显然,主创无力、也无意做这样的向内发掘,而还只是秉着“搭台唱戏”的思维,造了一个双世界互穿的大框架,在此之上展示各式各样的幻想动作奇观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没错,造奇观、将想象变为影像、追求帅燃爽和有趣的御宅族思维,才是《刺杀小说家2》的创作主导,而为了填充海量的内容,影片设定的严谨性和人物动机的可信度,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首先,小说世界中空文力排众议跟随赤发鬼前去弑神的动机,固然是因为赤发鬼向他展示了“神”最终会毁灭世界的图景。但首先,在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现实世界中的路空文还没“黑化”,更没有写到毁灭世界的这一段。所以,“神器”上的灭世影像从何而来?

我们知道,神器其实就是路空文很早在梦中穿越、带到小说世界中的手机。手机上老早出现这样的场景,难道不正意味着路空文“注定”要毁掉《弑神》的世界?那现实叙事线中,让他“黑化”的那些情节设计和外力压迫,在角色塑造上,岂不根本毫无意义?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可能相对接近主创设想的理解,是两个世界间有一种交缠交织、螺旋前进、互相决定的关系,但各自又有一定的自由空间,具备强大能量、强力意志、和作者有特殊关系的空文,能够打开沟通之门……

这么说勉强说得过去,但各自的“自由空间”到底有多大?物质传送的机理是什么?小说世界怎么通过现实世界的手机,看到小说世界的未来?路空文是怎么梦中穿越、并把手机落在小说世界的?疑问太多了,全是坑,根本解释不明白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除了双世界之间的关联不明晰之外,即使单看现实世界一条线,路空文这位绝对主角的行为逻辑,甚至更为崩坏。六年前,他的小说《弑神》被小人蝉(常远 饰)剽窃,六年后,蝉发表声明道歉并归还原创声明(尽管后被证明是做局),路空文因此夺回著作权,开始和蝉合作创作《弑神2》。

问题来了,蝉为何在自爆之后,还没在公众之中社死?所有人都知道蝉主动要求和路空文合作,必有阴谋,路空文为何还不顾众人劝阻,执着和蝉合作?天下有营销能力和商业头脑的,仅有蝉一人吗?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正是因为有这没半点能说通的愚蠢合作关系,后续蝉才能如同开挂一般,每一步都能精准操作,无视法律和门锁,成功窃回路空文的写作成果——这样的情节,无非是为了逼迫路空文进入极端的心理状态,使他在癫狂中完成写作,改写《弑神》世界的命运,但设计是好是坏,还用多说吗?

在《刺杀小说家》原著小说里,幻想反派赤发鬼和现实反派“老伯”的双生,对应的是特定群体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渔利、成为权贵阶层的历史隐喻;而在首部《刺杀小说家》中,虽然这层时代创伤的背景被淡化,但资本家李沐(于和伟 饰)的角色定位,仍然保留了原著阶级批判的灵魂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然而到了《刺杀小说家2》,路空文和蝉的关键对立,却失去了任何深意,成了“脚踏实地”和“吸引流量”的低智商冲突、蠢人和坏人刻板到极点的“巅峰对决”。

另外,甚至还没提到影片其余部分中海量的逻辑漏洞:空文的“先到达异世界入口,再杀赤发鬼”计划根本站不住脚;空文和黑龙(邓飞动捕,郭京飞配音)完全不知道赤发鬼吸收了入云龙的回复术能力;路空文到了小说世界想打倒赤发鬼,完全可以暗中操作,但非要选择正面硬刚,上前送人头,磨磨蹭蹭,最后把自己的“武器”平板都给搞没电了……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只能说,《刺杀小说家2》的“烂活”络绎不绝,隔几分钟就抛一个砸给观众,这样的剧本,真的比起首部还要差出许多。

当然,作为娱乐大片,即使漏洞再多,娱人耳目的“表面工夫”能足够管饱管质,大概也能满足相当一部分观众。在这方面,《刺杀小说家2》还是有不少亮点。

比如影片的冷兵器对战场景很精彩,武术指导存在感突出;又比如除赤发鬼外,新出场的“云中五虎”久天(张震 饰)、入云龙(辛芷蕾 饰)、霹雳火(王彦霖 饰)和行者(丁程鑫 饰),虽谈不上有什么塑造,他们的出场和“秘术”打斗,却都贡献了核心的奇观场面,令人同时联想到仙侠斗法/美国超英/日本少年战斗漫的电影化,效果可圈可点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但另一方面,很多时候,《刺杀小说家2》在世界观、穿越层面的视觉构想又过于宏大复杂,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空间,以至于特效要表现的内容过于繁杂,有时要展现的内容过多,想一出是一出,观感断裂,有时则陷入技术力有不逮、完成度参差不齐的窘境。

要说观感的断裂,属云中城最终决战中赤发鬼和“讨赤小分队”群穿桥段的乱入为最,紧张刺激的高燃桥段将至,却突兀插入他们集体在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中“瞬息全宇宙”的快闪,诙谐轻松得不是时候,是近年来所有幻想大片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战斗设计之一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而至于特效完成度的参差不齐,两个世界间“虫洞”的特效、赤发鬼吞噬空间的特效、最终决战中在两个世界间“瞬息全宇宙”穿越的特效,显然都不太好。同时,续集在相比首部特效镜头数量大增的同时,又没有哪个标志性奇观比前作中的“巨型赤发鬼”更令人印象深刻——这是《刺杀小说家2》在构思层面贪多不烂、导致技术完成度被反噬的恶果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同为国庆档幻想题材国产特效大片,肉眼可见倾注了大量类型野心和技术资源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,显然远比去年一无可取、烂成笑柄的《749局》要好得多,但整体仍欠考量、欠打磨、欠节制的创作思路,仍然制约着影片达到一流商业大片的高度。

还是那句老话,国产幻想大片落后最多的赛道,可能并非能显性衡量电影工业水平的硬技术,而是“软件”——剧本创作的软素质、项目管理的软素质。

不顾剧作的特效奇观,只能是飘在空中的海市蜃楼。乍看新鲜刺激,但无法持久存在。

票房口碑双输!奇观升级的特效大片《刺杀小说家2》,为啥没能成国庆档赢家?

(文/阿拉纽特)

评论

精彩评论